
制備高性能碳纖維的首要任務是實現碳纖維布的高純度、高強度、致密化和表面無缺陷。碳纖維系統工程需要從原絲的聚合單體開始,實現一站式生產。原絲的質量不僅決定了碳纖維的性能,也制約著其生產成本。高質量的聚丙烯腈原絲是制造高性能碳纖維的首要前提。減少雜質缺陷是提高碳纖維抗拉強度的根本措施,也是科技工作者研究的熱點。從某種意義上說,提高強度的過程本質上就是減少和減少缺陷的過程。
產品使用
1.加強梁、板等受彎構件的受拉區。
2.沿垂直于軸線方向的梁和柱的抗剪鋼筋。
3.柱的抗震加固。
4.適用于特殊環境(高濕度、腐蝕等)下鋼筋混凝土及鋼筋范圍大的鋼筋混凝土結構、橋墩碳纖維加固、柱碳纖維加固、混凝土碳纖維加固、煙囪碳纖維加固、老廠碳纖維加固、,梁碳纖維加固、混凝土梁碳纖維加固、房屋碳纖維加固和結構碳纖維加固、建筑碳纖維加固、建筑結構加固、樓板裂縫碳纖維加固、無收縮水泥灌漿、橋梁碳纖維加固、,混凝土修補碳纖維、抗震加固、裂縫修補碳纖維加固等加固工程。
碳纖維板的強化技術
(1) 根據設計圖紙要求,定位待加固部位,畫出粘結部位的線,然后對混凝土表面進行處理。用噴砂機或機械打磨去除混凝土構件結合面上油漆層的松散砂粒和腐蝕的混凝土組織,突出部分應平整。拐角處應倒置為R>;20毫米
(2) 修補找平:混凝土表面凹面部分應用修補膠碳纖維膠找平,摻入兩倍重量的白水泥或重質碳酸鈣,并用修補膠將截面差和角部抹成光滑的曲面。
(3) 底漆涂裝:用鼓風機或真空吸塵器清除混凝土表面的灰塵,并用丙酮擦拭去除油污。按1:3的重量將底漆(碳纖維粘合劑)的組分a和B均勻混合。用滾筒刷或刷子均勻涂抹在粘合表面。調整后的底漆應在規定時間內用完。手指干燥后(常溫下3-5小時),即可進行下一步施工。
(4) 粘貼碳纖維布:將碳纖維膠a和B的組分按1:3的重量混合均勻。用滾壓促進粘結刷和刮刀將膠水均勻地浸在混凝土粘結面上。刷涂量約為600-800g m2。粘貼碳纖維布,用硬膠輥或塑料刮刀反復滾動,以驅除氣泡,促進膠粘劑的滲透,待底層膠粘劑浸漬膠完全滲透后,刮涂上層膠粘劑,刷涂量約為200/m2。反復刮涂,使粘合劑滲透到彈性纖維中。室溫下1-2小時后,用硬橡膠或塑料刮刀來回滾動,以消除可能的漂浮或錯位。最后一層碳纖維布的表面應均勻涂上粘合劑。